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是一种累及结肠的疾病,与克罗恩病关系非常密切。两者均为消化道的炎症反应,因此统称为炎症性肠病 (IBD)。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腹痛和血便,有时亦可出现便秘。当疾病严重时也可出现发热、消瘦、脱水和贫血等症状。关节炎、皮肤溃疡和肝炎等也时有发生。溃疡性结肠炎最严重的后果是结肠急剧膨胀,这可能引起结肠穿孔而危及生命。溃疡性结肠炎还会增加发生结肠癌的风险。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时轻时重,有明显的缓解期和发病期之分。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控制发病期以及维持缓解期。柳氮磺吡啶是最常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药物,它既可以口服也可以灌肠使用,这种药物能够同时减轻症状和预防复发。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如强的松等) 常用于更加严重的情况,它们有时可以与硫唑嘌呤、环孢霉素等免疫抑制剂合用。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有时还需要进行部分结肠切除术。

可能有效的自然疗法包括:

  • 营养补充剂: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容易缺乏多种营养元素。长期的出血可以导致身体缺铁。另外,长期的肠胃吸收不良、食欲下降、药物副反应以及经大便流失的营养成分都会引起轻重不等的营养缺乏,包括蛋白质、维生素A、B12、C、D、E、K、叶酸、钙、铜、镁、硒和锌等的缺乏。如果您患有溃疡性结肠炎,那么补充这些营养成分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改善疾病的临床症状,而且有益于全身的健康状况。
  • 必需脂肪酸: 鱼油和月见草油 (Evening primrose oil) 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必需脂肪酸。据一部分小规模的双盲研究报道,鱼油可能有利于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期的症状。月见草油也有相似的功效。不过它们的疗效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证实。
  • 必需脂肪酸

  • 肠道益生菌 (Probiotics): 肠道益生菌可能有助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项共有116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参与的双盲试验发现,与小剂量的药物美沙拉秦 (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规用药) 治疗相比,服用肠道益生菌在控制症状和缓和病情方面有相类似的效果。其他的一些临床试验也证实了肠道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进行过部分或全部结肠切除术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会发生结肠袋炎 (即残留的肠段发生炎症),肠道益生菌对他们也有一定的疗效。两项双盲试验发现,肠道益生菌可以降低结肠袋炎的发病率和减少其复发。在这两项试验中使用的益生菌包括四种乳酸杆菌、三种双岐杆菌和一种唾液链球菌。另外还有研究提示,肠道益生菌可以缓解炎症性肠病患者经常出现的关节疼痛。
  • 肠道益生菌

  • 芦荟 (Aloe): 在一项为期4周的双盲试验中,44名正处于严重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期的患者被分为两组,分别服用芦荟凝胶或者安慰剂 (作为对照用) 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 (即口服安慰剂组) 相比,芦荟对改善症状更为有效。
  • 芦荟

  • 磷酸卵磷脂 (Phosphadylcholine): 作为对严重溃疡性结肠炎的辅助性治疗,磷酸卵磷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可能是因为这种成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粘膜中含量不足,需要通过口服磷酸卵磷脂来弥补。在一项历时12周的小规模双盲试验中,60名对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安慰剂 (作为对照用) 或者磷酸卵磷脂 (每天 2g) 的治疗。结果发现服用磷酸卵磷脂的患者中有一半人其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其中 80% 的患者可以彻底停用皮质类固醇药物而没有发生病情恶化。
  • 姜黄素 (Curcumin): 从姜黄中提取的姜黄素被认为有助于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一项为期6个月的双盲试验中,89位处于缓解期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安慰剂或姜黄素 (一天两次,每次 1g) 的治疗。结果表明,与作为对照用的安慰剂组相比,服用姜黄素的患者其溃疡性结肠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 姜黄素